2023年2月9日 - 文章阅读笔记:【理想L8 Pro】8 天 6 人 4000 公里后,这是我对理想 L8 Pro 的购买建议 - 少数派 - 老麦
本文最后更新于:3 个月前
原文链接:
8 天 6 人 4000 公里后,这是我对理想 L8 Pro 的购买建议 - 少数派 - 老麦
2023年2月7日
ps:本文为依据个人日常阅读习惯,在原文的基础上记录阅读进度、记录个人想法和收获所写,关于原文一切内容的著作权全部归原作者所有。
[√] 引言
2020 年春节假期,我租了一辆奔驰 R500,准备带着一家人来个省内自驾游,先去广州从化泡个温泉,再到韶关爬爬丹霞山,返程去清远大峡谷看看。当时的疫情政策已经开始每天变化,我们到达从化之后,酒店就不在接待新客了。第二天,丹霞山的酒店也按要求停业,无奈只能转道清远,在大峡谷景区关闭的最后两个小时,看看山水风景,赶回深圳进入收费站时,就已经有防疫和交警在设点检查了。
随后三年,就进入了疫情时代,去哪都不方便,去哪都担心感染,我也没有再带着一家人出过远门,内心总是有一些遗憾和亏欠。
2023 年的春节,一切终于都恢复了三年前的样子,也许是三年前的心有不甘,也许是担心更多的确定性,父母年龄大了,能多走走看看就尽量陪伴,我再次规划了全家自驾游。这次,我把目的地定到了云南大理(白族),途经广西桂林(壮族),贵州兴义(布依族),云南石林(彝族),回程又去了红河(哈尼族)和都安(瑶族),一不小心来了个西南少数民族之旅。
8 天时间,一家 6 口,4000 多公里旅程,选什么车是一个问题,放眼望去,还是理想的新车最为合适的。于是,厚着脸皮找硬哥借了一辆理想 L8 Pro,开启了一家六口的春节自驾之旅。
因为我搭档前年已经买了理想 ONE,我们也专门策划了一次大理团建,对来回的路况都很了解,对理想的车也比较熟悉,但这次开着升级版的 L8 Pro,竟然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,也深刻的体会到理想团队,对于全家出行需求和场景的深刻理解,非常值得好好说一说。
大家也可以去看看之前的理想 ONE 体验视频。
alec:
【什么是R级奔驰 - 家居旅行商务车】
奔驰R级相对于奔驰旗下各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车型,奔驰R级轿车是奔驰大家族中新诞生的一员。 厂家将奔驰R级定位于豪华运动旅行车。 与以往的轿车旅行版(Wagon)不同,R级轿车属于MPV领域,也是现时所流行的Corrs车型,它具有具有更高的视野,宽敞的车内空间。 同时,还保证了乘客良好的旅途舒适性。
[√] 恰到好处的六座空间
一家六口,我是司机,副驾是麦嫂,爷爷奶奶老年人,坐中排座椅最舒服,三排留给两个半大小孩,足够宽裕。虽然理想官网的照片,没有特别强调这个满载出行布局,但对于我们这类家庭来说,六座属于真正的刚需。如果只有五口或四口的家庭,那可选的车型就会多很多,而理想巧妙的在 SUV 里面做出了 MPV 的空间效果,卡位极其精准,一到全家出行的时候,立刻就想到了它,这也是我搭档从丰田换理想 ONE 的原因。
家人乘坐是完全没有问题了,每个座位都很舒服。对于 L8 Pro 刚过五米的车长来说,后备箱就相对局促了一些,我们压缩了一下行李,少带厚重的外套,最终合并成一个 26 寸+ 18 寸的行李箱,外加两个手提包,满满当当的塞下了。后来在路上,发现稍微调一下后排的角度,两个箱子都可以从立放变成平放,空间就宽裕了很多。虽然空间不算大,只要做好规划,备箱空间也是基本够用的。
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中控台下面的这个空间,可以放随身的小包,包括电脑、相机、证件、风衣等等,非常实用和方便,这个镂空空间,在理想 ONE 上是没有的,相信也是重新设计腾挪出来的。
方向盘左边这个位置,也有一个小小的空间,用来收纳常用证件之类,我为了拍照片专门带了 vivo 旗舰的 X90 Pro+,手机本身比较大,竟然也能刚好的收纳进去。在这八天的体验当中,类似这种体验上的细节特别多,总是不经意的被产品经理的细心感动到。
alec:
- MPV(multi-Purpose Vehicles) = 多用途汽车
- 2023年2月9日 - “理想L9售价45.98万元、理想L8 Pro/Max售价35.98万元/39.98万元。”
[√] 舒适且智能的空气悬挂系统
因为之前开的大部分车都没有空气悬挂系统,所以对理想新车的驾驶质感很好奇,也很期待。L8 和 L9,全系都标配了空气悬挂,终于可以深度体验了。
刚开起来的时候,因为没怎么走烂路,感觉并不是特别明显,底盘舒适度确实比 ONE 提升了不少,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柔软高级。但真正跑起来才发现空气悬挂的价值不仅仅是驾驶质感的提升。
首先是自动降低车身,SUV 对比 MPV 的一个缺点就是车身要高很多,上下车不太方便,而有了空气悬架,可以在你解锁上车时自动降低底盘 4 公分。
我拍了一张家人上车时的照片,可以看到车身跟轮胎之间的间距很窄,这大大提升了老人和小孩的上下车体验,驾驶员也有一种亲切的服务感,这可比什么迎宾灯语实在多了。
利用这个空悬系统的能力,如果需要搬运大件物品到后备箱,还可以手动降低后悬架 5 公分,方便搬运大而重的箱子,我这次倒是没有用到这个功能。
其次,当车速高于 120 公里时,车身会自动下降 2 公分,增加车身的稳定性,同时减少风阻,节省能耗。当车速下降时,又会自动恢复正常高度,保证通过性。在红河梯田酒店,有一段掉头路,有石头和台阶,我就手动升高底盘,避免刮擦。我看了官网的参数,这个空气悬挂的总调节范围可以达到 8 公分。按照官方说法,理想 L8 和 L9 都是空气悬挂+ CDC 可变阻尼减震,实时计算,实时调节,就是所谓魔毯悬挂的概念,不得不说,有了这套系统,大大增加了出行的舒适性和高级感,而且应该还可以通过 OTA 不断优化。对于家人来说,这个升级非常值得。
alec:
- 空气悬架让车辆在上车的时候自动降低底盘4cm。
- 如果需要搬运大件物品到后备箱,还可以手动降低后悬架 5 公分,方便搬运大而重的箱子。
- 当车速高于 120 公里时,车身会自动下降 2 公分,增加车身的稳定性,同时减少风阻,节省能耗。当车速下降时,又会自动恢复正常高度,保证通过性。
- 这个空气悬挂的总调节范围可以达到 8 公分。按照官方说法,理想 L8 和 L9 都是空气悬挂+ CDC 可变阻尼减震,实时计算,实时调节,就是所谓魔毯悬挂的概念,不得不说,有了这套系统,大大增加了出行的舒适性和高级感,而且应该还可以通过 OTA 不断优化。对于家人来说,这个升级非常值得。
[√] 实用且好用的车机系统
理想的车机非常值得夸一夸,它不像特斯拉那么强势,导致本土功能不完善,也不像很多传统品牌那样塞一堆东西,显得杂乱和冗余。
在离司机最近的侧边栏,放了最常用的导航、音乐、影像、应用程序四个图标。下面还有两个图标,一个是车辆的所有设置,另一个算是快捷方式。主屏就是各种应用卡片,这些卡片都可以放大做为主屏,也可以点住拖拽,随意组合顺序。
因为导航是高德定制,所以我基本不需要再用手机辅助了,做好高德账号关联设置,可以手机查路线,直推车机,简单方便。音乐播放也可以根据需求登陆 QQ 音乐或网易云即可。这里提个细节,音响设置有多个选项,比如小孩吵着要睡觉,就可以把播放设置到前排,后面就相对安静了。
快捷方式里面有一些常用设置,包括屏幕亮度、音量大小等等,有点像手机的工具栏,但也有像一键运动这种整车的调节,会把动力,方向盘,底盘一键调节,就不需要进入车辆设置逐个修改了。我在红河的哀牢山,特意跑了一段几十公里的盘山路,用到了这个一键设置,确实方便很多。
底栏就是最常用的锁车、尾箱、加油、充电,空调等等,总之用起来顺手,基本不需要学习和思考。语音的能力也非常强,常规功能控制就不说了,比如我想加玻璃水,但不知道怎么打开前舱盖,也是通过语音询问解决的。
[√] 家庭长途出行需要娱乐屏
上一次体验理想 ONE 的时候,基本没有打开副驾屏幕,因为是同事出行,也不好意思自己看剧。但家庭出行就没有顾忌了,一上高速,麦嫂就开始追剧了,选了一个靳东和宋佳的《纵有疾风起》,讲的是企业公关圈中年男人情感和创业的故事,我虽然看不了,但也跟着听听剧情,时不时的聊上两句,确实大大的缓解了旅途的枯燥。随着剧情引人入胜,甚至对上车看剧产生了期待感。如果上下班通勤时间长的话,还真是可以省出额外的追剧时间。
另外,L8 Max 才配备了后排的娱乐屏,Pro 是没有这个配置的,为了避免小孩无聊,我带了一个 Switch Lite,结果一路上,因为轮换时间的问题,两个小孩经常吵架,我这才理解为啥理想加了后排娱乐屏,并支持 Switch 连接投屏,这样就可以玩很多双人游戏,比如马里奥系列,基本可以让他们忽略长途的枯燥和无聊,毕竟小朋友对窗外的风景,没什么兴趣。
当然,理想还率先推出了卡拉 OK 的功能,考虑到我们家都没有唱歌基因,就没有特意尝试了。但如果是野外露营驻车场景,应该也是很不错的消遣。
[√] 取消仪表盘,HUD 带来的新视野
不少高端车都配了 HUD 功能,但同时也保留了仪表盘,比如我最早体验的 ES8,所以对 HUD 感知不强。特斯拉去掉了仪表盘,带来了非常敞亮的驾驶视野,却没给 HUD,把常用信息强制整合到中控屏幕。而理想 L8 则去掉了仪表盘,给了一个全功能的 HUD,这样的好处就是,L8 和 L9 的驾驶视野比 ONE 好了很多,甚至从 Model Y 切换过来,也不会有很明显的感知差异。
这是一张理想 L8 HUD 的实拍效果,广角拍摄显得有点远,实际看起来刚刚好。HUD 信息很丰富,包括导航、车道、速度和驾驶状态等丰富的彩色信息。HUD 的亮度也是根据环境感应自动调节的,不管是隧道内还是太阳下,都能保证清晰的信息展示。在车机设置了,HUD 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坐姿,自动调节高度,同时也有多种显示模式选择,可以说非常精细了。
HUD 这件事,我的感受是这样,增加科技配置,就一定会增加成本,增加成本就应该换来更好的用户体验,而不是把它做成一个摆设或者形象去做。与此同时,既然是为了提升体验,就一定要把体验做足,超出常规同类产品的功能和效果。这应该是理想团队打磨产品的一些默认共识。
alec:
- HUD(Heads Up Display)抬头显示仪是通过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前挡风玻璃 上,避免因驾驶员低头、转移视线等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一套显示系统。
[√] 增程的无忧体验和能耗情况
春节假期+长途旅行,最容易让人崩溃的还是中途补能。为了避开高峰,我是提前一天出发的,但路上的车已经不算少了,出广东的时候,别说充电桩了,加油站也是排长队的状态,L8 进一步加大了油箱到 65 升,因此满油的续航超过 900 公里,所以我就不急着加油,看到排队我就直接略过,去下一个服务区碰运气。
这时候,基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高速上有太多服务区可以加油了,所以总能找到一个相对车少的油站,而加油的速度确实快,啥时候充电速度也能这么快就好了。就算服务区满了,也可以到目的地城市里再去加油,毕竟我们每天的行程,都不会超过 900 公里。
L8 Pro 的充电速度也做了提升,我碰到这个新充电桩,功率达到 75KW,半小时基本可以充到 80%了,也刚好是在服务区休息的时间。但假期期间,能碰上充电空位不太容易,就算有空位,功率估计也一般,所以还是加油更方便一些。
当然,加油的成本确实要高一些,好像每升 8.3 元左右,根据理想 APP 端的统计,春节用车期间油耗是 8.6L/百公里,高速路段居多,没有太多大型油车的使用经验,不好评价油耗高低。我只依稀记得,当年租的奔驰 R500 油耗超过 14 升/百公里,毕竟是知名的 V8 发动机。
alec:
- 百公里8.6L,每升8.3元,则百公里油价71.38元,
alec:
【增程式和串联式油电混动的区别】
- 增程式主要是电池供电,发动机辅助发电,微弱辅助
- 串联油电混动主要是发动机发电,电池简单地在中间暂时储电
- 增程式和串联混动式的串联方式几乎一样,都是:增程器(小型发动机)> 发电机 > 电池 > 驱动轴 > 车轮。区别在于增程式主要是电池存电、串联混动主要是内燃机发电。
[√] 稳定够用的辅助驾驶系统
其实上一次开理想ONE 跑大理,就是体验理想的辅助驾驶功能,那时候的表现其实已经不错了,到了 L8 Pro 就更加细腻稳定一些,因为 Pro 版本没有配备激光雷达,也没有激活导航辅助驾驶,所以我使用的还是基本的 LKA 自动车道保持辅助驾驶,支持打灯自动变道。
首先是跟车距离控制,可以设置选择远中近,根据速度自适应跟车,比特斯拉的手动 7 档预设更实用些,刹车跟停处理的都不错。
车道保持能力比较稳定,并且会自动调整车道位置,来躲避大车,打灯变道也比较智能,如果当前条件不合适变道,会一直等待机会,最终完成变道。辅助驾驶的整体风格还是稳重和保守,尽量减少不适感。
有两点细节体验值得说说,一个是方向盘的感应,不是特斯拉的扭力感应,而是电容感应,所以只需要轻轻捏一下方向盘就可以。所以感觉新款的方向盘,特别适合搭手,然后大拇指稍稍捏着就可以了。另外一个就是人工接管之后,如果没踩刹车退出,辅助驾驶会自动恢复,不需要再拨杆启动。
关键是这套辅助驾驶能力,不需要额外付费订阅,根据车型的硬件能力,做好了就会推送,比如 Max 版本,将来会支持城市道路的辅助驾驶,这点实在是良心操作。其实大部分辅助驾驶都是算是测试阶段,额外向客户收钱,确实有点说不过去,但研发成本确实不低,收还是不收,全看车企自己的战略选择了。
[√] 个人感觉不足之处
前面讲了很多体验优秀的点,接下来根据我个人的需求,说两个有待完善的点,这里一部分原因是从特斯拉切换过来导致的,仅供参考。
[√] 理想同学经常误唤醒
之前就听说理想为了全车都能使用语音助手,还专门加了很多麦克风,做到了分区识别语音指令,识别和控制能力也很强。但我这台 L8 Pro 经常会误唤醒,就是大家聊天之类的,理想同学就自己启动了,但我们印象中没有提到唤醒词,也可能是系统优化的原因。
[√] 刹车的感觉不够干脆
可能是我开特斯拉习惯了,对于理想的刹车脚感不太适应,再加上车型本来就比较大,有种信心不足的感觉。另外以我了解的技术角度,也可能跟 CRBS 制动模式有关系,就是说刹车过程中,会先有动能回收参与,再到机械刹车介入,这个就很考验调教能力。
官方也给了一些功能设计的反馈,理想是更大更重的六座中大 SUV,也考虑到家人的舒适度,所以刹车的前段设计的没有那么灵敏,但实际的刹车距离和性能并没有问题,需要驾驶员了解和适应一下。
[√] 辅助驾驶高速弯道不足
西部的高速公路,有很多长下坡和大角度弯道,在 120/公里时速,过较大曲率的弯道时,辅助驾驶会需要微调方向盘适应弯道,尤其是较大的内侧弯,调整幅度可能更频繁,让人有信心不足的感觉。虽然辅助驾驶已经会自主降低速度,完成正常驾驶,但还是感觉自己接管更放心。我估计这点跟车型尺寸也有关系,如果后续能继续优化,减少方向盘调整次数和幅度就更好了。
[√] 旅行中的一些体会
这次也去了很多三四线的小城市,我会一直观察新能源和新势力的普及情况,除了热门景区之外,其实路上见到特斯拉和新势力的机会并不算多,比如在兴义的下纳灰村,对向来了一个渝 A 的理想 ONE,我按了一下喇叭,对方也给了回应,还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。开纯电车跑我这么远的就是更少了,基本都是周边省会城市的车主。偶尔能见到一两个特斯拉,基本都是粤 A 和粤 B。
但这也说明了新能源和新势力的潜在市场空间,虽然一线城市看起来很多了,但广大的三四线城市,内陆地区,还是传统油车的地盘,如何能继续渗透到这些用户,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和基建支持,同时也是新阶段,各家品牌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吧。
alec:
- 粤A:广州、粤B:深圳、粤C:珠海
[√] 给消费者的一点建议
我相信很多看文章的用户,都有购车的计划,我觉得一定要优先从需求和预算角度出发。比如你一个人或三口之家,那买大车是否有必要,当然,如果是创业者,那就可以考虑公私兼用。如果你已经是五口或六口,那就需要考虑大车,但也要看个人偏好和用车比例,当然,如果你恰好财力充沛,也可以买两部,一部个人日常开,一部家用和商用,也可以分阶段来置换和扩展。
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,结论也完全不同,过去的一年里,有同事选纯电特斯拉,也有同事选比亚迪混动,有朋友选问界的增程,还有作者二次增购极氪 001,前两天还看到一个亲戚,多花几万块买深圳牌照,选择买本田燃油轿车。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和出发点,也都无可厚非。消费者也不要人云亦云,听风是雨,做好自己的判断最重要。